close

今天,因為等待洗牙的關係,就在牙醫附近四圍逛逛。牙醫位於香港仔,這是我成長的地方,因為由小學至中學的11年也是在這裡讀書。還記得永康甜品,那個傳統的中式糖水店,還有點住家製作的味道。當然,時間流逝,很多地方已不再是從前的地方,某些店也換了好幾次,今天,有點空閒的時間,去逛逛小時候的商場。

香港仔主要有4個商場︰珍寶、利群、利港、數碼天地。珍寶和利群均是已有20年歷史的老牌商場,而利港時間也與它們差不多,最年輕的應是數碼天地,大概只有12, 13年的歷史。從前放學後會俏俏的自個兒逛珍寶商場看衣服,那時的珍寶商場人氣旺盛很多,而且定位為青春活力的商場,到處都是年輕人的店︰有賣飾物的、有遊戲機的、有青春便服的、有賣音樂CD的。一星期總要逛1, 2次,因為客路主打學生哥兒,價錢不會太貴,而且款式時尚。我家有數張歌手的專輯也是在這裡買的,而我第一個穿的耳環也是在這商場穿的,一樓還有間賣毛冷的店,那時個個女孩也會學織頸巾,送給男孩或自己襯衣 (很抱歉我不會... )。還有地庫,有些賣男孩的衣物店,也有數間影印的店,給學生印製筆記再用厚卡紙及膠圈鑲成書簿。

而利群感覺則較為成熟穩重,一入門口便有陣藥材味撲鼻而來,地下有數間中藥店,亦有一間頗大的文具精品店,以前會再門口抽閃卡;而且地下有漫畫店和書店,那時常常到這裡買漫畫,開學前買新書;而上電梯,左邊必然有個bra掛出來,是一間女性的內衣店,走一圈,有數間賣衫和鞋的店,主打運動便服。

而數碼天地是後期的了,這個商場的興建,就像意味是大商戶的第一註腳,這大家也意會不到。因為這商場有一半是大型連鎖式店鋪,那時感覺好像方便許多,不用搭車出購物區便能買到了,但原來這一刻才發現,小店是珍貴的。到今天,香港仔的店舖,超過一半也是連鎖式的大店︰眼鏡88、bossini、東海堂、DSC....。那些特色小店,漸漸沒人留意,有能力的,也搬出購物區曝光給更多人欣賞。便宜的店鋪只能困在舊式的商場,漸漸學生哥兒也去大型店鋪,認為那才是時尚的指標;而時代不同,現在的學生們也較我們以前的有錢,可搭車出去購物區看衣服,漸漸這些老區也留不住學生去逛。沒有年輕客源的舊商場,生意難做,唯有撤離,遺下的就是老店,因為還會留在舊區購物的,是40-60歲的年齡層,店舖也以他們為主︰衫褲的款式對象變為40-50歲,很多指甲店及美容店在內開業,指甲和美容也是30-40歲的客路。眼看這個小時候的商場在老化,心也揪了一下,可惜,我們無辦法亦無能力改變這個狀況。就像利港那樣,早已將整幢商場賣給連鎖集團,內裡只有連鎖店,沒有小店,故可以保持著客源和人流。

現實是殘酷的,我們一方面在罵著大商家殘害小店,抹殺了他們的生存空間;另一方面,大家也不約而同持續幫襯大商家而不理會小店。沒有需求,供應如何持續? 商家如何變大? 所以,我們是否應了解一下,為什麼舊區只有大財團? 就是因為大家都幫襯他們,小店才越來越少;小店變得稀有,才會令大家更覺得珍貴。這是時代轉變必然會發生的事? 或是小店的質素大家越來越不接受?

arrow
arrow

    桑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